等待期内出险是不是白买了 具体情况如下
2024/4/3 10:41:17
浏览量:143

一、等待期的设定
购买保险,某一段时间内出险,保险公司是会拒赔的,这段时间就是等待期。
一般情况下,重大疾病保险的等待期为90-180天,医疗险的等待期为30天。
其实这是对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的双向保护,并非要“坑”大家。
以重疾险为例,我们来搭建一个简单模型。
定价模型
假设30岁的男性购买1000元保额重疾险需要20元钱,30岁的男性患病的概率按照数据分析为20%。
那么此条件下的20元定价是保险公司根据理赔数据、风险准备、成本预估、利润等因素设计的定价模型,综合计算出来的保费结果。
而此时,涌现一批30岁男性客户,他们带病投保,患病率为80%,远远超过既定概率。
如果保险公司无法举证证明恶意投保,将大大提升保险公司的理赔概率,客户原定条件下缴纳的20元保费将不能让保险公司抵御风险。
第二年,新一批30岁男性来购买重疾险时,保险公司就会重新定价,考虑到之前的理赔风险,价格将由20元提升为30元。
对于正常投保的消费者来说,失去了正常投保应当享有的价格,因为整体风险被部分人拉升,从而提升了保费定价。
这就是不设置等待期,带来的逆选择后果,吃亏的还是消费者本身。
但是设置了等待期,本身已患病的被保险人,可能无法坚持到等待期后去理赔,可以有效防范恶意骗保的行为。
对大部分人来说,等待期的设置并没有太大影响。部分真正等待期出险的客户,也只能自担风险。
等待期出险,保险公司一般会退还保费,从金钱角度,消费者支出保费未超过一年,并无实质性损失。
二、等待期出险的理赔
不同的险种对于等待期出险的处理结果不尽相同,保爷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我们关注的重点在重疾险的等待期出险理赔。
1.等待期出险的理赔
重疾险:等待期一般都在 90-180 天之间,不同公司对等待期出险的态度不同,由于支出保费金额较高,购买时需重点关注。
医疗险:等待期基本都是 30 天,如果等待期出险保险公司一般都选择不赔偿,但是合同仍然有效。
寿险:寿险的等待期和重疾险一样,也是90-180 天,如果这个时间内疾病身故是无法获得赔偿的,如果意外身故可以得到正常赔付。
意外险:意外险无等待期,只要生效即可,所以购买时大家重点关注何时生效。
2.重疾险等待期出险
保爷重点和大家扒一扒重疾险在等待期出险3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 干脆利落型
此类条款处理方式:只要在等待期内确诊合同保障的疾病,合同立刻终止,保费退还给客户。
如果投保时身体健康,在等待期内确诊患有肝癌,退还已交保费,并且合同终止。
如果投保时身体健康,在等待期内查出肝硬化疑似肝癌,在等待期后初次确诊为肝癌。由于等待期内未确诊为肝癌,所以等待期过后可以正常得到赔付。
此类条款描述非常清晰,投保的健康消费者,只要不是在等待期确诊,未来都能得到理赔。
- 此恨绵绵无绝期型
重疾险的条款中,关于等待期出现如下文第(3)条这类具有一定延续性的描述,大家审慎考虑是否愿意承担风险。
如果投保时身体健康,在等待期内查出来患有肝癌,毋庸置疑,处理结果依旧是退还已交保费,终止合同。
如果投保时身体健康,在等待期内查出肝硬化疑似肝癌,在等待期后初次确诊为肝癌。这类描述的条款是无法赔付的。
因为等待期的肝硬化症状延续到等待期后变成了肝癌,所患的疾病与等待期内存在明显关联,所以不赔付。这就是和第一类描述下,理赔差异之处。
如果自己购买的重疾险里,关于等待期的描述与上述举例条款类似,保爷建议如非必要,尽量不要在等待期内去体检或者是去医院检查身体。当然如果病情的确需要,以身体为重,别刻意拖延至等待期后。
如果尚未购买重疾险,那么大家需要思考自己能不能接受90天内不主动检查身体,或者愿意承担检查身体后,未来出险有可能无法得到正常赔付的风险。
- 薅消费者羊毛型
看到下面这种条款,保爷也是很生气了。等待期内出险居然只退还现金价值。
一般的公司都会选择退还已交保费,至少不会让客户有损失,而这样的产品只退还现金价值实在是“坑”,保爷计算了下该产品在12651.7元缴费情况下,能退还的现金价值只有728元,相当于没退还。
三、写在最后
关于等待期的选择,大家要注意两点:
第一,选择等待期短的产品,越早能赔付越好。
第二,关注等待期出险的赔付条件,等待期确诊合同约定疾病可以退还保费,并且针对其他情况没有附加条件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仅仅看等待期的描述并不能够确定一款产品是否真的好。还要结合保障内容、保费、免责条款等综合判断性价比是否够高,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风险偏好来确定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