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如何投资银行股票(如何投资银行股票合适)
2023/5/3 19:35:49
浏览量:183
昨天在从招行的暴跌看银行股的行业逻辑分析了A股银行股的特点,主要有估值低、有一定周期性、安全性好和分化严重等。随着国内外环境变化,我国经济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今年A股市场总体的投资风格偏保守。低估值的个股更受青睐。银行股作为低估值高分红的代表行业,是我们不可忽视的研究方向。
银行股盈利模式相对简单,财务指标也比较清晰,上市公司数量不多,且都是大家日常生活中能够见到和体验到的,所以研究门槛不高,适合作为入门级的研究对象,验证自己研究体系的有效性。
相比美股等成熟市场,大A的银行股估值较低,但是当经济迎来拐点时,银行的风险收益比就会显现,容易产生估值修复行情。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国的银行业出现破产清算的风险不大,但是包商银行被接管的事实也提醒我们,还是应该有一定的风控意识。同时随着银行分化越来越严重(这点从银行股拨备率的差别就可以看出来),也提醒我们银行股的投资还是需要下一定功夫的。
针对银行股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体系和选择指标。下面小帅就聊聊自己选择银行股的思路和原则,供大家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一、银行股选股的基本原则
昨天的文章对银行股简单分了下类别。一般而言,大型国有行相对稳健,股价,股份行转型改革步伐快,都是比较好的选择。小型城商行和农商行受区域经济发展和政策影响大,研究难度大一些,所以作为普通投资者,做好大型国有行和股份行的研究即可。此外,银行跟宏观经济关联度高,经济发达地区,企业数量多,贷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强,银行的营收和盈利能力也就有保证,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商行也可以重点研究。
对于银行而言,净息差、不良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决定银行的盈利能力。不过这些研究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而且指标的差异在股价上的反映没有那么明显。只需要通过年报等资料有个大概的了解,对银行的基本面有个初步的判断即可。
在具体标的的选择上,小帅一般选择PB+股息率的方式进行筛选。PB决定了投资的安全裕度。大多数银行股的股价都是低于净资产的。由于我国银行业有一定的国家信用背书,所以低于净资产并不意味着风险,反而表明股价可能被低估。但是PB也不是越低越好,过低的PB可能预示着其他经营指标有问题,企业经营存在重大风险。如曾经的明星银行股民生银行,经历股权之争和恒大暴雷后,其持续盈利能力和不良率都受到了影响。所以在使用市盈率和市净率等对银行股进行估值时,银行股的基本面一定是首要的考虑因素。
股息率则表明了投资回报。小帅常常秉持这样一个观点:就是买银行理财不如买银行股拿股息。以国有大行为例,股息回报一般都在4%以上,而且长期持有的话,随着持股成本的降低,股息率还会提升。小帅从15年就开始持有中国银行,中间经过几次补仓,现在每年的分红相对持股成本的收益率已经接近9%。对于国有行来说,相互之间财务指标和盈利能力差别不大,可以通过查询银行股的分红预案,计算投资回报率(分红与买入成本的比值),投资回报率高作为投资标的。
从长远看,企业的ROE水平决定了最终的投资回报。因此,应该选择ROE水平高的或者ROE逐步提升的银行股。对于我们散户而言,将银行净资产转换为我们的投资成本,选择投资回报率高的股票投资是一个比较简单且实用的方法。
二、银行股的预期收益
对于银行股的预期收益,不应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A股市场目前偏重成长股逻辑,像今年这样重视低估值高股息蓝筹股的市场氛围一般发生在一波成长股行情之后,同时市场流动性充沛的阶段。市场上的资金风险偏好降低,会从高估值的成长股流向低估值的蓝筹。所以大多数时候,银行股都是表现相对平淡的板块。
银行股的投资预期应该建立在跑赢理财产品收益的目标之上。银行股的特点就是股息分红有保证,同时股价波动小,所以也是作为打新市值的首选。
不过昨天的文章里也说了,银行股目前的分化比较严重。零售业务占比高的银行股比较受欢迎。所以招商、宁波、兴业这类股份行或城商行在前两年走出了一波类似成长股的行情。这些股票的投资预期可以适当提高,这类银行股可以视为优质银行股,当作A股的核心资产长期持有。但是介入时机和介入节奏需要认真研究和谨慎选择。
三、银行股的持股周期
昨天的文章里也说了银行股是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一个经济周期持续的时间可能会很长。因此,投资银行股应有长期的持有预期,因为即便是具有成长性特征的银行股,其爆发力也不会像真正的成长股那么强。所以短时间持有银行股不会获得太大的收益。大多数时候,尤其是国有大行,股价常年画心电图,波动不大,持股体验可以用波澜不惊来形容。
而且,作为高股息的行业,股息分红是持有银行股的重要收益来源。但是要想真正获得股息收益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股票要能填权,否则获得的股息只是自己投资成本的一部分,左兜揣右兜而已,没有真正获得收益;二是要避免红利税,为了鼓励价值投资长期持有,现行规则是持有股票一年以上可以免征红利税。
对于银行股来说,一年以上的周期基本能够完成填权。所以持有银行股一般都应该至少持有2-3年以上。
四、银行股的投资节奏
银行股的走势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每年四季度,银行和地产都会有一波行情。主要原因是临近年底,基金等大资金行业面临考核需求,为了锁定排名,可能会减持一些高位标的,锁定收益,同时为了满足持仓要求转而配置一些银行、地产。原因很简单(也很尴尬),其他资产都比较贵了,所以很多风险偏好低的资金,能买的也就低估值的银行、地产等标的。
然后随着银行年报和高分红预案的发布,银行股会继续吸引一些资金的目光,进而走出一波春季行情。不过到了年中,分红预案落地之后。资金就会逐步被分流至其他板块,银行股的股价也会慢慢回落下来,直到四季度再被市场关注。
这个节奏并非普遍适用,只能作为参考。多数银行股的涨跌,是市场资金流动的结果。所以跟踪市场资金充沛程度和流向,能够对银行股股价判断提供一定参考。
今天对银行股的投资做了一个整体的介绍,做到以上几点基本可以确保从银行股的投资中获益。不过,也要注意的是,22年面临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可能使银行股投资面临一些新的情况,明天接着聊聊22年的银行股投资应该注意什么。
如果觉得本篇分享有用,请记得点赞、分享加关注。也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帅说理财”
往期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