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当前位置:影投之家  -  本地文章  -  投资流程

昆明投资养老诈骗案件名单(昆明投资养老诈骗案件名单公布)

2023/4/26 12:13:44

浏览量:250

最近,云南昆明警方查获两家以“投资养老”为名的诈骗公司。这两家公司诱导老年人参与到某虚假投资中。目前,已经有4000余名老人中招!该团伙以此牟利获得的流水超6亿。

这两家公司看起来特别像回事,而且还出了“书”,上面的概念还特别“先进”,写着社区居家养老连锁化。


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我们暂且不表。不过,能获得非法集资到这么多钱,这与他们抛出的噱头分不开,投资!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高投资,高回报。

投资1~2万,月息1.60%、年息19.20%,并且还有开业红包和开业礼品相送。不仅如此,投得越多,“拿”到的就越多。


有一位李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向记者透露自己也曾遭遇过类似的骗局。“投资”稍微一不注意,很多人傍身的“养老钱”就血本无归。


其实,像李女士一样受骗的老人不在少数,而且骗子的手法一直在不断更新。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涉及养老投资的诈骗套路是怎样的!

1.抵服务费+积分返利


来源:青岛电视台报道截图

骗子宣称老人在投资后,将会根据金额大小享受不同的年利息,最低的9%,最高的13.5%。

同时,骗子还说只要投入超过40万的资金,老人将享有候鸟式养老服务,拥有集团旗下多地的居住优先权,产生的养老服务费等费用都从这笔投资中扣除。

同时,骗子承诺投资金额越大,房费的折扣和优惠就越多。这意味着,只要投资足够多,产生的利息扣除养老院房费后,甚至还能获取收益,如上图中的王先生就遭遇过这类骗局。


免费入住养老院的同时还有利息拿,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岂知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

事后,据受害者的回忆,不法分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让老人上当的:

1、工作人员在公园等老年人时常活动的区域送米送油发小扇子吸引注意,邀请老人参加公司活动,和其他老人一起喝茶聊天;

2、态度亲善友好,不断降低老人的防备心理,不断灌输新型养老投资概念(宣扬公司在全国有多个养老项目,资金可投资艺术品等);

3、高利息回报骗取小额、首单投资,并予以兑付获得进一步的信任;

4.“好生活”为诱饵,带老人旅游参观部分项目,骗取更多积蓄。

骗子一开始会半年返一次利息,而一旦资金链断裂,他们要么跑路,要么继续让老人充值享受“返利”,要么让老人用充进去的钱换他们的房子。即使老人提出退款,他们也会通过各种理由来搪塞。

✦2.高于银行利息的VIP卡+实际走访


来源:宣城公安

骗子向老年人推荐的产品是某养老中心的VIP卡,称老人在购买之后如果不想入住养老中心了,他们还会根据卡内金额8%到11%的比例,每年返还到这个卡里,满三年就可以全部取出来,或者继续持卡享受返还。

乍一听好像也没什么毛病,但同年银行3年的年利率是2.75%,返还金额比存银行高出5%以上的利率。

如果有老人质疑投资项目,骗子则会拉着老人来到公司实际查看。老人一看公司确实是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县里,养老中心规模还不小,然而这也正是骗子的高明之处。


与之类似的,还有骗子带老人实地考察正在建设的高品质养老社区,并让其投资。

事实上,这些所谓的高品质养老社区,都是不法分子临时租用的烂尾项目,通过简单装修维护“变身”高档养老社区瞒天过海。

一旦老年人将大额资金认购养老社区投资产品,不法分子就以养老社区破产等名义卷款跑路。

✦3.抵押房产换收益+冒充官方


来源:辽宁卫视

在这类骗局中,老人们接触到所谓“以房养老”的理财产品大多是由熟人介绍。

不法分子向老人们宣传的是,房本搁在家中无用,如果转成“以房养老”的产品,只是房本换了存放的位置但却能月月拿到“养老金”,其称为“盘活固定资产”。

骗子承诺,如果投资者将房产放到公司进行抵押,将能获得年化4%~6%的收益用于发放“养老金”,且可以随时退出。在抵押期间,房屋用于自住或者出租均可。

听上去很美好,但在实际操作中,骗子却是将老人们的房产按照年息24%抵押给了某些小贷公司及某些职业放贷人,同时在签署的合同上标明,允许小贷公司将房屋折现变卖或者拍卖。


这样一算,不法分子需要付给老人和小贷公司的年息合计达到30%以上,这样的模式显然不可为继。

当资金链无法继续,小贷公司及职业放贷人因为没有收到利息,开始向这些老年借款人催款。

最终,老人们期盼每月发放的“养老金”没了,还背负上了沉重的高利贷甚至被逼卖房还贷。

除了有熟人介绍的因素,受骗老人会完全信任的一点是不法分子借用了国家的以房养老政策,打着民政部、全国老龄委、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名义。出事以后,当老人们进一步求证时,才发现这些都是虚假的包装。

-网警提醒-

1、遇到能够准确地说出你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人,要提高警惕,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

2、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短信、邮件、社交软件中的链接,更不要随便安装陌生软件。

3、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在陌生、不正规的机构、网站填写资料,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

4、警惕上门推销。由于老年人独自在家时间居多,日常应多与邻居打交道,遇到可疑、陌生的人经常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可拨打110报警。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物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

5、当不法分子要求投资者以转账方式认购所谓投资理财产品时,投资者就要迅速提高警惕,因为正规的投资理财操作流程,是投资者与金融机构需签订相应的理财产品认购合同,并完成个人风险评估与双录操作。

暂无
  • Q Q: 892340404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影投之家”版权所有  |  ICP证:ICP备10024182号  |  技术支持:框分类信息系统(v2023.2)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