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当前位置:影投之家  -  本地文章  -  投资流程

美债收益率下降意味着什么 它代表这个变化

2023/10/21 18:38:55

浏览量:86

1.代表着美国国债价格暴涨!

2.代表着世界上的主流资产当前的选择是进入"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现金"!

3.代表着全球资本规模比史上任何时候都大(所有人都知道却很多人没意识到的废话)!

4.代表着从长期看,市场对美联储的能力,以及美国市场的通缩预期保持最高警惕!

5.代表着眼下似乎又到了一轮周期的关口。

6.资本兴衰是迎向潮流的选择,站得越高,越处在风口浪尖,无从逃避。

最近全球市场风声鹤唳。国际金价起起落落、国际油价时不时大跌(周五最猛,搁A股都逼近跌停了)。

美股也是频频大跌,跌幅动辄超千点。

以往都说人家美股是慢牛,A股除了熊市、牛市,就是猴市,上蹿下跳精神抖擞。

现在道琼斯跳得比一般的猴子有劲,大A股算是报了一箭之仇。

当前市场无疑面临着风暴洗礼,而在这种洗礼中,有一个数据被关注最多,且被屡屡提及,那就是——美债收益率(美国国债收益率),且常常与大跌相连。

美债收益率当前已经跌破1了,大致在0.8左右。

这意味着持有美国国债的年化收益率只有0.8%,还不如换成人民币买某宝呢,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很多人对美债收益率下跌可能不是很了解,今天想单独说一说,并且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当前的市场,甚至是全球市场。

美国国债收益率降低,意思有许许多多的钱涌入美国国债。

天量热钱的追捧,导致美国国债价格走高。

''通常''情况下的国债,都是面值固定、利息固定的债券,因此在价格变高的情况下,收益率就变低了。

举个例子,拿我国国债05国债(4)举例。

债券面值是100元,票面附息4.11元(每年派息)。

当它在市场上以100元的价格交易,那么它的收益率就是4.11%(由于一年付息两次,实际收益是4.13%左右)。

如果它在市场上以110元交易,那么收益率就是3.73%(4.11%/1.1=3.73%)。

原理就是这样的。

当然,具体数据有少许出入,国债溢价成交(高于面值100元)要考虑到期赎会后的账面损失,这种账面损失又要折现到每年的利息收入上做扣减,从而使实际收益率进一步降低。

不做过多引申,大致知道美国国债收益率降低,是美国国债价格升高;美国国债收益率暴跌,代表美国国债价格暴涨就行了

暴跌的字眼,往往比较刺激神经。

美国国债收益率暴跌尽管对应着美国国债价格暴涨,但在这一资产上涨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个市场上着墨很多的东西——市场流动性危机

由于美国国债体量巨大,其价格暴涨,意味着钱从几乎所有品种(股票、企业债、大宗商品、甚至是黄金)中流出。

这种投资品种的全面抛售,自然会造成市场失衡。也就是卖的多,买的少,价格大跌的同时还没人接货,带来流动性风险。

此前美股大跌后,很快出现了黄金和股市齐跌的奇景就是这种现象的反应。这让传统的躲避风险的品种都失去了避险的功能。

当股票在抛售潮汹涌,导致卖不上价,甚至卖不出去时,需要钱的人只能卖掉手里的硬通货——黄金。

那为什么市场如此恐慌?甚至恐慌到所有资产都不要了,统统扎堆美国国债。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在危机和动荡中,资本在寻找最佳的藏身角落——当今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现金。以美国国力作为支撑的美债,依然是"最强大的现金"。

比如,某些国家的国债收益率都比美国国债收益率高很多,但在汇率的冲击下,这点收益率完全不够看。这里是冰山一角。

另一方面是,市场认为美联储应对危机的手段有限。

一方面当前美国利率不高,降息空间不大。另一方面美债规模太大,如果再大规模撒钱,很可能美元彻底崩塌(债务负担太重了)。

这也意味着,即便美联储会有放水动作,但力度依然是轻微的。市场对后市的预期是通缩而不是通胀,更何况是恶性通胀。

咱们甚至可以再反推一下,如果通胀真的能够走高,甚至达到2位数水准。

那么这时候货币的稀释效应将会是超级加倍,持有美国国债的人会非常痛苦,每一分钟资产都在飞速贬值。

毕竟,货币每一分钟都在飞速贬值,而持有的国债,收益率小于1%。此时最好的选择是卖出国债,买入其他能够抵御通胀的品种,这也是2008年后美联储持续降息和QE带来黄金大牛市的原因​。

与此同时,美债价格暴跌,收益率暴涨到大致和通胀齐平,市场才会到达下一个平衡点。

咱们简单总结一下。美国股市暴跌,资金全部集中于美国国债,导致出现美国国债收益率暴跌的现象。说明短期内,这是资金最好的去向,同时市场的预测是——危机将会继续演绎,美联储无力救市,或者不敢救市。

这也就意味着,全球资产轮动似乎又在开启一轮循环。在债券-股市-大综商品-贵金属这个风扇上,目前债券处于风扇的最上层。

大盘在2006年和2014年跨过3000之后就迎来了牛市,但这并不意味着大盘跨国3000点就会迎来牛市。

资产在美债扎堆之后,有可能又是一轮周期更替。在大宗商品暴跌后,资金从美债中涌入大宗。在全球央行被迫宽松之后,资金再度涌入贵金属…

这些都有可能。甚至还有一种可能是,大家在美债中扎堆后,发现天上没有下雨,于是再度回去各找各妈。

只是在这种波浪中,有无数人崛起,更有无数人折戟沉沙。我记得在达里奥《原则中》,就记录有当时的世界首富,因为白银的触顶,而倾家荡产

经济危机和未来一样,没法预测。

我们在惊涛骇浪面前,其实无能为力。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及尽量减小风险敞口(负债),唯此而已。


暂无
  • Q Q: 892340404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影投之家”版权所有  |  ICP证:ICP备10024182号  |  技术支持:框分类信息系统(v2023.2)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