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规模和m2的关系是什么 它们是这样的一种关系
2023/11/25 12:59:52
浏览量:198
一、定义区分
1. M0
M0是流通中的现金,即流通在银行体系外的现金。
2. M1M1 = M0 + 企业活期存款。 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它的流动性仅次于M0,可以反映出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代表了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
3.M2
M2 = M1 + 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存储款+其他存款)。
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流动性偏弱,它同时反映了经济的现实购买力和潜在购买力,还可以体现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4. 社融
社融即社会融资规模。
按照央行定义,是指一定时期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社融与M2是反映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分别描述了金融机构的资产端和负债端。M2是从供给端,反映全社会货币的供给情况;社融是从需求端,反映全社会货币的需求情况。
简单理解,社融就是整个社会(企业+居民+政府)向金融体系借了多少钱。但需要注意,这里只能是实体经济借到了多少钱,不包含非实体经济所借的钱,例如非银机构所借的钱就不会算作社融的一部分。
二、几个指标与宏观经济的联系
1. M1和M2: 投资与消费
如果M1过高、M2过低,说明企业活期存款多,定期存款及居民存储款较少。这体现出企业的投资和居民的消费意愿强、经济扩张较快。当购买力增强,需求上升时,商品和劳务市场的价格通常就会上涨,因此通胀压力可能就在不远处。
如果M2过高、但M1过低,则说明大家把大部分的钱放在了银行定期存款中,不愿意拿出来消费或者投资,这样原本货币构成中流动性较强的部分转变成了流动性较弱的部分,就很可能会影响消费和整体经济发展。
2. 社融:实体经济
一般来说,社融越大,实体经济越好。
简单理解,只有大家觉得未来能够赚钱、对未来预期乐观时,才会选择借钱提前消费或投资,这就反映了实体经济较好,经济正在修复。
更具体地,首先,社融反映的是实体经济对于融资的需求,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其次,社融通常被视为GDP的先行指标,可以预测接下来的经济走势;最后社融是股票市场最为关键的资金面,社融同比增长与股票市场的估值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非常明显。
细分来看,社融总共包含十个分项,比较重要的分项包括:人民币贷款、票据融资、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其中,人民币贷款占比最高,也是比较关注的部分。贷款旺盛意味着企业加大生产力度或者居民消费意愿走强,都是经济向好的直接反应,从而带动资金需求上行,资金价格(利率)上涨。
三、两个剪刀差
1. M1与M2剪刀差
M1-M2剪刀差指M1增速和M2增速的差值。
如果M1-M2剪刀差为负值,表明市场对经济悲观,实体经济中的投资机会减少,存款定期化死钱增多,经济活力较弱,更多的钱流入金融投资市场。
反之,如果M1-M2剪刀差为正值,表明经济活跃,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意愿增强。
央行公布2023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9.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1.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84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4.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93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4623亿元。
前9月M1-M2增速剪刀差=2.1%-10.3%=-8.1%,为负,说明当前市场经济预期较为悲观,居民储蓄意愿较强,消费和投资意愿一般。
2. 社融与M2剪刀差
社融与M2剪刀差指社融增速和M2增速的差值。 如果社融-M2剪刀差为负值,则说明货币供应增速大于货币需求增速。M2在金融体系空转,无法流入实体经济。反之则说明货币供应增速小于货币需求增速,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较为旺盛。
从央行公布数据来看,初步统计,2023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72.5万亿元,同比增长9%。2023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3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1万亿元。2023年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638亿元。对9月社融增量进行细分,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54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0.99万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396亿元。社融增量主要来自于贷款和政府债券净融资。
前9月社融-M2增速剪刀差为-1.3%,值为负,说明货币供应增速大于货币需求增速。M2在金融体系空转,无法流入实体经济。
四、主要结论
1.前9月M1-M2增速剪刀差为-8.1%,说明当前市场经济预期较为悲观,居民储蓄意愿较强,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一般。
2.前9月社融-M2增速剪刀差为-1.3%,说明货币供应增速大于货币需求增速。M2在金融体系空转,无法流入实体经济。
3.当前M2过高、但M1过低,说明大家把大部分的钱放在了银行定期存款中,不愿意拿出来消费或者投资,这样原本货币构成中流动性较强的部分转变成了流动性较弱的部分,就很可能会影响消费和整体经济发展。对应的货币政策方面,可以考虑货币扩张政策,通过降息降准等方式来刺激大家减少定期存款,释放流动性,同时还可以通过其它政策措施来刺激消费、刺激投资,来鼓励大家将定期中的钱拿出来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升大家对未来经济的积极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