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当前位置:影投之家  -  本地文章  -  影投文章

有门诊记录能买保险吗 情况是这样的

2024/4/4 14:19:41

浏览量:169

专业的事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干!买保险和懂保险其实是两个概念,买了保险不等于就全部懂了。毕竟保险行业还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名词也很多,即使当时弄懂了,过一段时间还是会忘的,况且我们也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就比如去医院看病,我们没有必要要学会医术,只需要知道怎么保养就行,去饭店吃饭,我们没必要知道每道菜的做法,只需享受美味即可。


买保险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权益

  1. 保什么。我们买的保险保什么这是最重要的,保险分为重大疾病保险、寿险、意外险、医疗险和年金险等。要明白我们买的这份保险是保重大疾病的还是保意外的,建议合理配置保障,不用重复购买,常见的最基础搭配组合为:重大疾病保险(保额建议50万左右)+百万医疗保险+住院医疗险+意外险。
  2. 交多少钱。主要是保费交多少钱,交多长时间,重大疾病保险和寿险一般都是每年交一次,累计交20年或30年,保终身或指定期限。年金险常见的为每年交一次,累计共5年或10年的缴费期,保一二十年或终身。意外险和医疗险常见都是一年一交,属于消费型保险。一般缴费都是投保人提前足额把保费预存在指定银行卡上,由保险公司委托银行来划扣。
  3. 使用场景。顾名思义,不同的险种只能在对应的场景下才能使用,如果只买了意外险,结果因疾病住院,那是肯定不能得到理赔的。重大疾病保险一般包括恶性肿瘤、脑中风和重大器官移植等多种重大疾病(一般为100种左右),不幸体检确诊为其中一种重大疾病就可以按照保额来进行理赔,一般等待期为180天。普通小病住院可以用住院医疗险来进行理赔,一般等待期为90天。猫爪狗咬,磕磕碰碰可以用意外险来进行理赔,等待期一般为3天。
  4. 返还情况。重大疾病保险大多为终身型带有现金价值的保险产品,保险期间内,有病可以得到理赔,如果平平安安长命百岁,也可以把保单的现金价值取出来(办理退保手续),能取出来的金额基本可以无限接近于保单的保额了。年金险一般合同规定的五年后按一定比例来领取分红,都可以做到返还,但前提是时间需要足够长,短期就没啥意思了。意外险和医疗险都是一年期产品,属于消费型保险,跟车险一样,不管有没有出险,每年都需要买。
  5. 健康告知和免责条款。保险公司的健康告知还是比较重要的,身体健康的人买保险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身体异常,在医院有过往住院病历或门诊记录,买保险前一定要如实告知保险公司,等待保险公司的核保结果,如果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告知,后期出险了是很有可能得不到理赔的。免责条款属于买保险前双方的约定,主要是不赔的几种情况:比如醉酒驾驶、两年内自杀、感染艾滋,核污染核辐射、战争等等引起的理赔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6. 增值服务。现在保险公司竞争也比较激烈,所以提供的服务也会越来越好。现在大部分保险公司都能提供就医绿通服务(就医绿色通道)、SOS紧急救援服务、住院垫付和其他高端会员服务。这些服务都是保单赠送的,锦上添花。
  7. 理赔类型。理赔类型主要分为给付型和报销型。给付型产品主要是重大疾病保险和寿险,体现在一旦确诊,保额可以直接到账,然后可以自由支配这笔钱来看病治疗。报销型产品主要是意外险、百万医疗保险和住院医疗险,这些险种一旦发生理赔了是需要先自费住院治疗,出院后先去进行社保报销,之后剩余部分再由商业保险二次报销(一般为剩余部分的100%报销),属于先看病,后报销。
  8. 收益情况。保险产品都会有三个人,分别为投保人(交钱的人)、被保人(享受保障的人)和受益人(享受理赔款的人),尤其是受益人一定要指定,尽量不要默认法定,尤其是关系比较复杂的家庭,因为受益人本身可以由投保人决定随时进行变更。如果选择法定,如果出险了,理赔款会默认打到第一继承人(父母、夫妻和子女)银行卡里,意思是这些人要均摊保险金,关系复杂的家庭就比较麻烦了,所以投保时尽可能指定受益人。
  9. 售后保全服务。售后保全问题也挺重要,目前我们手机号和银行卡号都有可能需要更换和变更,一般可以去柜台客服变更,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或APP自助申请保全和变更。

我们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1. 联系业务员。如果出险了请第一时间联系你的保险业务员,由业务员来协助报案和理赔资料的收集。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咨询业务员,他有告知你的义务。
  2. 保险公司客服。如果业务员已经离职或者联系不上了,这个时候可以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进行报案。由保险公司指定人员来进行理赔服务。
  3. 保险中介机构。现在中介机构也是一个很大的保费增长点,优势是产品丰富,可以对比着买适合自己的保障,如果是在中介机构买的保险,可以由中介机构来负责理赔资料的收集和上传,所以也可以直接联系中介机构。
  4. 第三方保单托管机构。自己在支付宝或微信上买的保险,需要自助理赔。也就是出险了,自己负责自己的理赔,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进行报案,按照保险公司要求提供相应的病历资料,然后按要求上传信息,等待理赔。由于自身不太懂保险,牵扯到健康告知和免责条款,买错了很有可能得不到理赔,所以建议还是不要在互联网平台上乱买保险,可以咨询专业人士后再购买。
  5. 咨询身边从事保险行业的朋友。相信现在每个人身边都有几个做保险的朋友,尽量找那些从业时间比较长的朋友咨询,虽然保险不是在他那买的,但是如果有保险方面相关问题也都是可以随时咨询的,相信他们也会很热情的解答。甚至出险理赔了也可以找他们来协助代办。
暂无
  • Q Q: 892340404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影投之家”版权所有  |  ICP证:ICP备10024182号  |  技术支持:框分类信息系统(v2023.2)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