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当前位置:影投之家  -  本地文章  -  影投文章

苗族芦笙的传说(苗族芦笙节的由来)

2024/9/9 13:48:31

浏览量:59


苗族芦笙的初探以及重要地位


苗族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是古代“三苗”的后裔。它在中国56个民族中排名第五,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中南部的7个省市。其中,云南苗族人口居第三位,仅次于贵州和湖南,而云南苗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文山州、红河州和昭通市、平边县是位于红河州的苗族自治县。平边苗族使用川滇黔方言,属于白苗、绿苗、花苗、绿苗。

芦笙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代表,是苗族文化的象征。芦笙文化在苗族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苗族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要有苗族,就有芦笙和芦笙文化,这在平边苗族中尤为突出。

一、屏边苗族芦笙文化源远流长

芦笙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历史文献和苗族口头传承。

关于屏边苗族芦笙的起源有一个传说:在古代,两个老人只有一个孩子。他对老人很孝顺,父母给他取名为孝子。有一天,母亲因病去世。村民们想分享她的肉。孝顺的儿子拒绝了。哭声惊醒了天上中的王母娘娘。因此,王后的母亲给了她孝顺的儿子一根柱子,让他做芦笙,杀一头牛,用牛皮做一个鼓。他一边吹芦笙,一边请人打鼓。村民们分享了牛肉后,他们把她的母亲抬到山上埋葬。从那时起,苗族家庭学会了做芦笙。


(注:视频来源于快手平台,这就是上面所说的一人吹芦笙一人击用于鼓丧事。)

历史文献中也有关于苗族芦笙的记载。《宋·西南彝史》记载“诸夷进贡……一人吹瓢生……”可见宋元时期的芦笙器已是“夷”向朝廷进贡。根据南诏的非官方历史,“一个男人吹芦笙,一个女人吹口琴,他们结婚了。”根据清代温蒙寨的《贵州书》,“每年孟春,苗族男女都会互相带领,跳入月球。男人扮演盛作为向导,而女人则按铃回应。他们双臂并拢,围成一圈。《续云南通史》说:“婚姻不需要媒人。每年我们选一棵芭蕉树。群舞少芦笙,月舞。每种选择都叫‘扎山’,‘陆游写给宋代老派尼姑庵的笔记中也记载了芦笙:“在农业缺口时期,有一、二百人是曹操,手牵着手,唱着歌,有几个人以芦笙为主角。"此外,平边苗族的婚俗,祭祀等活动,都可以看到芦笙。

可见,芦笙文化自古以来就与平边苗族有着不解之缘。随着平边苗族的繁衍,它代代相传,成为平边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屏边苗族芦笙文化的重要地位

哪里有芦笙,哪里就有苗族。屏边苗族芦笙文化通过历史的沉淀和水土的孕育,凝聚了浓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在当地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

第一,在喜庆节日、恋爱、祭祀等活动中都离不开芦笙,离不开芦笙舞。

黔东南芦笙

芦笙必须在苗族的主要节日演奏。每年从正月二日到正月六日是苗族的“花山节”,又称“踏花山”,是苗族最重要的节日。节日伊始,穿着鲜艳衣服的男女从四面八方赶来共同庆祝节日。第一天,主人准备了一些酒,放在花柱下。芦笙大师先吹奏芦笙,绕着花柱跳了三次舞。在主人祈祷之后,他宣布了节日的开始。由此可见,芦笙在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节日期间,一个重要的节目是“赛鹿生”。男孩们演奏芦笙,舞姿优美,赢得了周围女孩的心。除了节日,这位年轻人还会在他心爱的女孩家对面玩芦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可见,芦笙也是苗族男女的媒人。

男女恋爱吹芦笙

屏边苗族祭祀时使用芦笙最多,且有特殊的曲调,特别注重学习和使用。专门用于祭祀的曲调在家里或家人那里都学不到,需要向外面的芦笙大师学习。如入棺曲、引路曲等都是祭祀曲。祭祀曲调的演奏有完整的套路,根据演奏时间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部分:黑暗曲调(从黑暗到晚上10点,包括晚餐曲调)、午夜曲调(从凌到凌晨2点)、鸡叫曲调(从凌晨3点到早上6点)、黎明曲调(从早上6点到9点,包括早餐曲调)午餐曲调(从上午9点到下午12点),休闲曲调,也称为播放曲调(从下午12点到天黑)。这些曲调中有些只能在祭祀活动中演奏,这是开始曲调演奏整个组曲之前演奏的,是一个固定的曲调不同的芦笙大师在不同的地方演奏,但整体框架是相同的。组曲底部有这样的文字,大意是嘿,怀念死者,告诉死者是非,以及对家人和朋友的记忆。


(注:视频来源于网络平台,这是丧事吹的芦笙大概意思与上所说一样)

第二,演奏芦笙和舞蹈芦笙是芦笙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演奏芦笙时必须表演芦笙舞”。音乐、舞蹈和歌唱的结合使芦笙和芦笙舞蹈密不可分。芦笙大师不仅会演奏芦笙,还会跳芦笙、唱芦笙组曲。“孟氏”(青苗)、“孟贝”(花苗)和“孟娄”(白苗)的曲调不同,但大部分内容和舞蹈动作相同。其用途大致可分为两类:

1.祭祀舞蹈有介绍舞、开门舞、棺材舞、早餐舞、午餐舞、晚餐舞、指路舞、带路舞、出丧舞等十多种。(注:这里的出丧舞,指芦笙舞,而不是婚礼舞或娱乐舞)

2.自娱舞蹈,包括三步舞、挤斗舞、嬉戏舞等。婚礼、葬礼和节日中的“嬉戏舞”舞蹈。主要由15个动作组成:高桩转体步、飞搓脚、旋转、换位、倒立、拍脚、蹲、低桩转体步、翻牛皮、饮酒、单腿蹲、背滚、松生提脚、功达、双重叠。伴奏乐器是芦笙。表演者连续几次击打和跳跃,直到筋疲力尽。

花山节演奏芦笙

苗族男女跳芦笙舞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苗族咱们在继续分享苗族芦笙的社会作用。

暂无
  • Q Q: 892340404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影投之家”版权所有  |  ICP证:ICP备10024182号  |  技术支持:框分类信息系统(v2023.2)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