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当前位置:影投之家  -  本地文章  -  影投文章

亚洲哪些国家用筷子(中式筷子与日韩筷子的区别)

2023/5/20 18:18:07

浏览量:419

筷子是东亚文化圈普遍使用的餐具,其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筷子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反映了各国的饮食习惯、礼仪规范和审美观念。本文将从筷子的诞生、传播和差异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中日韩三国的筷子文化。


日韩中三种筷子

一、筷子的诞生

关于筷子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流行的是:促成筷子诞生,最主要的契机应是熟食烫手,上古时代,因无金属器具,再因兽骨太短、极脆,加工不易,於是先民就随手采摘细竹和树枝来捞取熟食。当年处于荒野的环境中,人类生活在茂密的森林草丛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莫过于树木、竹杆。


殷墟出土的铜筷

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筷子出现在商代,当时的筷子多为青铜制品,用于祭祀或贵族享用。周代开始出现竹制和木制的筷子,这才普及到民间。汉代(以后,筷子逐渐成为中国人主要的餐具。当时的筷子还不叫筷子,而叫做箸。

到了明代以后,江南沿海地区的船民为了避讳而称箸为筷。因为江南沿海地区的渔民和船民最忌讳“住”,“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撑船希望快,船“住”了,一天到晚停着,就意味着没生意。就这样,这场改名运动,从江南苏杭发起,一传十,十传百,“箸”渐渐改为“筷”了。

二、筷子的传播

关于筷子如何传播到其他国家的,也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是:商纣政权灭亡后,遗臣箕子带领子民来到朝鲜半岛时传入的。西汉在朝韩半岛北部置郡县期间,大批汉官员、学者、工匠和农民来此定居,筷子也跟着传到这里。

据说筷子在传入日本之前,当时的日本人主要还是用手抓饭吃,直到日本弥生末期由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公元8世纪的时候才开始全面普及,日本人把筷子称为“唐箸”,意为来自大唐的筷子,后来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筷子文化和礼仪。

三、筷子的差异

虽然都使用筷子,但中日韩三国的筷子文化却有着相当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筷子的形状

筷子的形状一般是长直形的,但细部有所不同。中国的筷子形状一般是长直形的,但细部有所不同。中国的筷子通常是一端圆形一端方形,方的象征着地,圆的象征着天。中国的筷子较长且厚重,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22~24cm左右),象征人的“七情六欲”。


中国筷子

日本筷子的形状通常是一端方形一端尖型,日本是分餐制,饭菜被分为一人份,不像中国是围餐制所以他们的筷子长度比较短。

而日本是一个岛国,鱼类资源非常丰富,主要食物就是鱼,而吃鱼时就必须要有尖尖的东西能够固定或夹住鱼刺。


日本筷子

韩国的筷子筷身纤细,足部扁平,是三国筷子中最难用的。主要是为了方便夹泡菜又容易在小碟里撕开泡菜。


韩国筷子

2、筷子的材质

筷子的材质也有很多种,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偏好。中国的筷子多为竹木制品,也有用象牙、红木、金银等名贵材料制作的工艺品筷子,而且木质筷子可以防止打滑。

日本的筷子也是多为竹木制,不过日本喜欢在筷子上涂漆,以彰显富贵。

韩国的筷子则多为金属制品,韩国人喜欢吃烤肉和泡菜等发酵食品,而金属制筷子则具有耐高温、耐久、不易串味的特点深受韩国人喜爱。


日本涂漆筷子

3、筷子的礼仪

筷子的使用方法也有讲究,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礼仪规范。中国人使用筷子时要注意几个规矩,如:“击盏敲盅”,“当众上香”,“迷箸刨坟等”。这些都是不礼貌或不吉利的行为。


“当众上香”

日本人使用筷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忌交叉放置,二忌传递食物,三忌直插饭中,四忌横放在碗,这些都是与葬礼或死亡相关的行为。


日语筷子与桥同音,让人联想到奈何桥

韩国人使用筷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横放在碗:取桌上的食物时必需使用筷子,汤匙和筷子不可以同时使用,不可用筷子指向别人,不可以把汤匙和筷子放到桌上的器皿上 。这些都是不尊重或不文明的行为。

中日韩三国的筷子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内涵,反映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历史背景和民族性格。通过对比三国的筷子文化,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东亚各国的文化差异和相互影响,也可以增进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对此,你更喜欢用哪种筷子呢,又或者听过什么有趣的筷子礼仪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暂无
  • Q Q: 892340404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影投之家”版权所有  |  ICP证:ICP备10024182号  |  技术支持:框分类信息系统(v2023.2)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