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窝在缅甸的投资诈骗平台(缅甸老坑在哪里)
2023/6/5 20:16:04
浏览量:247
根据最近媒体报道,2023年6月1日,广东省普宁市有6名年轻人被骗至缅甸,不幸被困在那里。这些年轻人是在互联网上接到诈骗电话,被诱骗到缅甸境内参与所谓的“投资项目”而遭遇不幸。据悉,这些年轻人经常使用社交媒体,并在微信群中加入了一个自称“投资机构”的群。在这个群中,他们收到了一些信息和许诺高额回报的信息,包括参与股票交易、外汇交易等各种形式的所谓“投资项目”。
随后,有人给他们打电话称,他们在这个群里的信誉较高,有机会参与一些更高水平的“投资项目”。这些年轻人以为能够获得高额回报,便前往南宁参加“培训”,并听取所谓的投资经验分享。在培训结束后,他们被安排前往缅甸参与所述的“外汇交易”,并被承诺每人可获得几百万元的收益。但实际上,他们发现所述的交易都是虚假的,并被困在缅甸的一个地方,无法与外界联系。同时,他们还遭受财物被抢夺、殴打等暴力行为。
缅北诈骗能够在长期内屡屡得逞,猫腻就在于骗子利用了人们的一些心理漏洞和行为偏好,比如: 贪小便宜心理:许多人往往会认为自己只是小赌一下、小试一下,不会亏大,于是容易掉进骗子的陷阱。
追求高额收益心理:缅北诈骗往往打出高额的收益保障承诺,满足了人们的财富增值的渴望,而忽略了投资风险。
强烈的好奇心:人们往往由于好奇心追寻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或者想探究某些未知领域的知识,而放松了警惕和高度戒备。
心理恐惧:骗子往往会打出大肆警示或恐吓手法,警告人们的财产出现被冻结、判刑等情况,这种氛围会让受害者产生强烈恐惧心理,并迫于压力付款。
此外,骗子常常利用技术手段和不露痕迹的方式进行操作,使得人们无法发现自己被骗,或者只能在损失了许多财产后才发现或报案。
要避免被骗到缅北等地的事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不随便跟陌生人交往。如接到陌生人的电话、信息或面对陌生人借口邀约,一定要保持警觉,认真核实对方真实身份和背景,尤其是不要随便同意对方的邀请前往境外等地。
不轻信夸大吹嘘的所谓“好处”。不要因为所谓的“高收益”或其他利益许诺盲目跟从他人的计划去旅游、工作、留学等等,尤其是涉及跨国、无法进行有效监管的事项,一定要理性判断、谨慎决策。
提高辨别骗局的能力。要了解常见的典型骗局和犯罪手法,做到学会“看见、听到、想到、防范”,对于涉及到境外等的事项,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问清楚其中的细节和风险。
加强自我保护。要注意个人财物和隐私保护,不随意泄露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账户密码并尽量避免使用公共设备进行交易、登录,同时要保证自身身份证件、护照等合法证件的安全保密。
如有可疑情况,及时报警。如遇到类似的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嫌疑,需要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线索以便查处犯罪行为。
总之,要避免被骗到缅北等地的情况,我们需要警惕骗局,提高自身保护能力,增强防范意识,并及时向有关机关求助,这样才能更好地防范这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