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投资哪家有实力最大(电影投资哪家有实力最大的公司)
2023/7/10 14:19:16
浏览量:147
电影行业底部困境反转,龙头院线公司优势凸显
核心观点
疫情重压之下,院线市场危中有机,龙头院线复苏较快。虽有上座率限制, 10 月份全国票房已恢复至去年同期 75.26%,作为院线公司龙头的万达电 影,在行业回暖时表现尤为靓丽,7-10 月万达影投口径市占率 14.75%, 较去年同期提升 1.71pct。我们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已进入理性增长阶段, 影院终端盈利中枢上移的核心在于 1)高获客能力(体现在市占率持续提 升带来高于行业的收入增速),2)降本增效的能力(体现在规模化及系 统化所带来的成本降低)。
“持续扩张+品质优势”,公司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1)根据公司过去的扩张节奏,定增资金到位后预计公司仍然保持每年 60-70 家新建影院速度,同时动态调整经营效益不佳的影院,考虑到每年关停 10 家影院左右, 每年将净增 50-60 家影院。2)公司单影院的规模大、品质高,树立了较 高的品牌形象,更为重要的是,自有万达广场物业为影院带来持续优质的客流。3) 测算公司影投口径市占率,假设 2025 年公司单银幕产出为 160 万元,行业 2021年-2025 年票房复合增幅 5%,公司市占率将提升至 18%。
降本提效成果显著,成本端压力逐步释放。公司目前已形成四大管理系统, 使得公司在实现影院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员工总数量下降,2019 年公司员工总数 1.4 万人,较 2018 年减少 4000 余人,分人员职能来看,NOC 系统自启用后,当年减少了 41.3%的放映人员,运营效率大幅提升。单员工贡献票房收入提升明显,且单员工薪酬仍有上涨。疫情期间公司持续对 人员进行调整,预计四大系统将提升公司运营的自动化水平,降低整体运 营成本。
横向对比其他院线上市公司,万达电影各项指标均有领先优势。1)高资产质量:2019 年万达一至五线城市年单银幕产出分别为 185.63、151.93、 142.76、116.47、103.5 万元,除五线城市外,年单银幕产出均超过其他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二三线城市单银幕产出领跑行业。2)低租金比例: 终端院线的租金成本是其成本结构中的重要部分,与同行业相比,万达电影背靠自有物业,租金占放映收入的比重明显偏低,扩大了其利润空间。 3)高扩张速度:自 2011 年,万达影院数量便始终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 增幅,与行业内其他公司相比,扩张速度一直居前。其庞大的院线终端体系为高市占率打下基础,从而不断巩固市场份额。4)强运营能力:公司非票收入占比及 ARPPU 均较高,公司非票收入占比为 29.8%,卖品 ARPPU/广告 ARPPU 分别 9.6/9.7 元,远超行业内其他公司。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 2021-2022 年实现营收 174.4/186.7 亿,增速 190.1%/7.0%;实现归母净利润 18.5 亿/20.2 亿,同比扭亏/增长 9.1%。 我们以 PE 估值法分别对院线部分及影视部分估值,预计公司 2021 年合理市值 560 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周二收盘市值445亿元)
风险提示:商誉减值风险,ST 风险,优质影片供应不足风险。
正文:
1.电影行业底部困境反转,万达电影加速走出疫情阴霾
1.1 复工节奏:经历半年停摆后,影院于 7 月 20 日复工,至国庆档影院复 工率达 94%
复工第一阶段:复工首周 5902 家影院营业,复工率仅为 52%,复工第二周复工率达到 69%。初始阶段面临的困难包括:1)新片供给不足,开业初期影片以复映经典片为主, 观众观影热情不高;2)限制 30%上座率,虽然历年年平均上座率均在 20%以下,但 30% 上座率及隔座售票的政策极大影响了黄金场次;3)经历长时间的停工后,影院工作人员 难以整体到位。
复工第二阶段: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8月14日起影院上座率限制由30%提升至50%, 同时 8 月第二周《八佰》开启点映,当周影院复工率突破 8 成。后续《信条》《花木兰》 等大片上映持续提振市场信心,同时国庆档大片陆续定档,电影市场加速恢复。
复工第三阶段:国庆档前的 9 月 27 日上座率进一步提升至 75%,截至国庆档影院复工率达到 94%。在上座率限制和去年高基数影响下,2020 年国庆档票房达 34.4 亿元,已 恢复至去年同期 8 成以上,较 2018 年实现翻倍增长。至此除少数中长尾影院无法开工 外,其他影院均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此外,DC 超级英雄电影《神奇女侠 1984》定 档 12 月 18 日,进口影片供应或将逐步恢复。
1.2 恢复进度:各项经营指标逐月改善,新建影院逐步恢复但数量有所减 少。
票房数据:7、8、9、10 月份全国票房恢复至去年同期 3.6%、42.68 %、75.71%,74.75 %。
内容供给:2020Q3 上映影片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但国庆档影片供给已恢复至去 年同期水平。
影院建设:疫情期间新建影院数量大幅下滑,2-6 月新增数均为个位数,7-8 月终端影院 建设数量与去年同期相近,但 9 月新建影院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回落,预计是原本 计划于停业期间新建的影院延期在 7-8 月集中开业。对比 2020 年前三季度新建与去年 同期的新建影院数量,今年由于疫情原因新建影院数量接近腰斩。
1.3 万达电影在行业回暖时表现较优,市占率水平有所提升
作为院线公司龙头的万达电影,在行业回暖时表现尤为靓丽,最直接的指标即是市占率的提升。截至 2020 年 11 月中旬,2020 年万达电影市占率达到 14.17%,较 2019 年末 有接近 1pct 的提升。
而在影院复工后,7-10 月万达影投口径市占率 14.75%,较去年同期提升 1.71%,拆 分来看,老影院 7-10 月票房为 16.4 亿元,对市占率的贡献为 14.54%,7-10 月新建的 影院票房在该时间段为 2369.9 万元,对市占率的贡献为 0.21%。
老影院方面:影院响应复工速度较快,复工后各项经营指标领先行业。万达影投影院 8 月/10 月复工率分别为 91.1%/95.8%,高于行业平均的 86%/91%,体现出公司高效的 组织及运营水平。而从上座率/观影人次指标看,万达电影恢复程度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新影院方面:根据艺恩数据,2020 年 1-10 月万达影投共新建影院 30 家,其中 7-10 月 万达新建影院数量 20 家。从开业影院的规模来看,2020 年万达新建影院平均银幕数为 7.6 块/家影院,高于全国的 6.1 块/家的平均水平。开业的影院中 15 家位于一二线城市, 15 家位于三四五线城市。
此外在国庆期间,万达电影积极做营销活动提振观影人次,对抢占市场份额亦有积极影响。(1)万达电影与中国联通于 10 月 1 日起推出“黄金周万达影城优惠 PLUS”活动,联 通会员可在国庆期间享受“会员价看电影” 等定制权益。而中国联通在全国推送 1 亿条短 信,提升活动传播力度。(2)万达电影“破冰计划”9 月正式开启首次电商直播带货,限定 发售 299 元畅享礼包,曾志伟、戚薇及罗永浩于抖音直播间掀起抢购热潮,销售额突破 1300 万。
2. “持续扩张+品质优势”,公司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2.1 持续扩张:定增资金落地,预计公司每年净增 50-60 家影院
根据公司过去的扩张节奏,定增资金到位后预计公司仍然保持每年 60-70 家新建影院 速度,同时动态调整经营效益不佳的影院,考虑到每年关停 10 家影院左右,每年将净增 50-60 家影院。
公司定增获得 29.29 亿元资金,支持后续的扩张计划。根据公司的公告,募投项目涉及 162家影院,1,258个影厅。(1)公司计划在A/B/C级城市建设的影院数量分别为33/40/89 个(分别对应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其他省会及经济发达城市、其他城市及县城)。(2) 新建的 162 家影院 7 厅以上影院 152 家,其中 7-9 厅影院 144 家,IMAX 影院 48 个。(3) 拟新建的影院中 93 家位于万达广场内,69 家位于非万达广场内。
2.2 品质优势:高品质影院加强品牌认知度,背靠万达广场享受客流红利
目前影院已告别跑马圈地的粗犷增长时代,公司对周边竞对影院的竞争力体现在:
1)影院的规模及品质。公司无论是单影院银幕数量(代表影院规模)还是特效影厅数量 (代表影院品质)都处于行业前列。
单影院银幕数量:万达影投平均单影院银幕数量保持在 8.8 块/家左右,而 2020H1 全行业的平均水平为 6.1 块/家,单影院的银幕数值高意味着影院规模更大,定位更加高端。
特效影厅数量:公司是全国拥有 IMAX 银幕数量(2020H1 为 353 块)和杜比影院 (2020H1 为 45 家)最多的影投公司,2019 年公司新增 42 家 PRIME 影院,PRIME 影厅是万达电影从美国 AMC 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影厅品牌,以顶级的 视听技术,个性化的服务,多功能的场景,为观影用户营造全新的观影享受。特效 影厅在为观众提供高品质的观影体验的同时,提升影院整体的高端形象,增加观众对影院的品牌认知度。
2)影院所在商业地产的人流量。万达广场为万达商业自建购物中心,为万达影院提供了 良好的位置、人群、消费氛围。其巨大客流量能转化为观影用户,为万达影院奠定坚实 基础。2012 年以来万达广场的总客流呈稳定上升趋势,2018 年底总客流达到 38 亿人次。
2.3 行业:渠道供给告别高增长时代,存量影院动态调整
影响未来新增银幕数量的核心因素:
(1) 投资意愿:影院属于重资产项目,在行业趋于稳定和理性后,预计私人资本进入 意愿将减弱。2014-2015 年的票房高增长吸引单体影城和私人资本大量进入,由 于 1-2 年的规划及建设周期,最终体现在 2017 年的影院数量高增,但在 2017 年之后新增加影院数量减少。公司单厅建设的平均成本约为 250 万元, 8 厅影 院的建设成本在 2000 万元,可见影院属于重资产项目,在票房增速趋于稳定, 且叠加疫情危机之后,预计私人影投的进入意愿将减弱。
(2) 商业物业:由于现阶段影院多建设于商业地产中,因此商业地产竣工面积与当年 银幕增长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由于 2017 年以来新开工商业用房面积出现拐点, 考虑到 2-3 年的建设周期,我们预计 2019 年起新建银幕的绝对增长量将开始显著下移。银幕增速与商业物业增速高度匹配,预计未来新增商业物业将放缓。
行业进入存量影院调整阶段。影院关停影院数量自 2016 年(149 家)以来呈逐年上升趋 势,2019 年一至五线城市关停影院数量分别为 51/131/112/96/76 家,占总关停影院数 的比重分别为10.9%/28.1%/24%/20.6%/16.3%,其中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增加最为明显, 分别同比增加 44/43 家关停影院。
美国院线行业的高集中度来源于行业横向整合,而我国在疫情重压之下大规模并购尚未 发生有多重原因。美国头部 Top1 院线的市占率达 30%以上,CR3 在 60%以上,20 年 代初危机下的整合是高集中度的重要原因。
我国在疫情影响下即使经历半年之久的关店,大规模的并购也并未发生。我们认为短期 内国内横向并购未能实现的原因在于:1)以万达为例,之前并购的影院并未给公司带来 较高的业绩贡献,与收购影院相比,自建影院的单银幕产出更高。2)收购零散的影院对市占率提升贡献有限,而份额较大的头部影投公司多数已上市。3)一级市场影院收购价格较高,较自建比性价比并不突出
2.4 测算公司中期市占率,2025 年有望提升至 18%
假设一:2021 年票房恢复至 2019 年水平,2021-2025 年行业票房复合增速 5%,至 2025 年行业总票房达 717 亿元。
假设二:2021-2025 年平均每年银幕净增量为 4000 块,至 2025 年市场银幕数达 9.2 万 块。
假设三:万达每年净增 60 家影院,每家影院平均 8 块银幕。
假设四:2025 年万达单银幕产出恢复至 2017 年水平,为 160 万元/每块银幕/每年。
测算结果:公司 2025 年市占率有望提升至 18.2%。若 2025 年票房为 717 亿元,公司市占率对应的票房收入为 130.5 亿元。
3. 降本增效重运营,成本压力逐步释放
院线业务发展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公司自 2015 年起开始逐步搭建自有的内部智能运 营系统,截至目前已形成 BI 系统(经营分析系统)、卖品管理系统、智能排片系统、智 能排班系统、NOC 系统(中央自动放映系统),2016-2019 年累计发生的资本化软件系统 建设费用超 5 亿元。各系统投入使用后,带来的优化在经营指标和人力方面的效果都得以验证:
人力方面:技术投入使得公司在实现影院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员工总数量下降, 2019 年公司员工总数 1.4 万人,较 2018 年减少 4000 余人,分人员职能来看,NOC 系统自启用后,当年减少了 41.3%的放映人员,运营效率大幅提升;同时财务管理 权集中到公司大后台后,财务人员数量亦显著下降。
员工薪酬金额增长率显著下滑的同时,单员工贡献票房收入提升明显,且单员工薪酬仍 有上涨。疫情期间公司持续对人员进行调整,预计四大系统将提升公司运营的自动化水 平,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与其余院线公司对比,公司人均创收处于较高区间。考虑到中国电影独特的政策优势, 业务中发行业务收入占比较高且该业务人员较少,总体人均创收较高;除此之外,以 2019 年数据为例,万达人均创收处于较高水平。
排片方面:考虑到国庆档观影人次高,影片上映密集,较为考验影院的运营能力, 我们选取该档期的艺恩排片数据,发现前十大影投公司中万达影投排片供需比最接 近于 1,意味着排片占比最为合理。
4.横向对比:高资产质量、低租金比例、高成长性、强运营能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4.1 高资产质量:全国多级城市布局,单银幕产出质量高
2019 年公司在一至五线城市影院数量占比为 9%、41%、22%、20%、8%,形成全 国布局能力,在消费力高观影习惯较为成熟的高线城市布局较深,同时也兼顾下沉市场。
整体看,公司单银幕产出质量较高。2019 年,万达单银幕产出为 145.61 万元,高于 6 公司平均水平 133.13 万元。年单银幕产出超 200 万的影院有 123 家,占全国年单银幕 产出超 200 万影院总数的 51%,占公司影院总数的 20.07%,年单银幕产出 100-200 万的影院达 300 家,占全国同量级产出影院数量的 46%,占公司影院的 48.94%,处 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