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企业可以上市吗 受上市制度影响
2023/11/4 10:21:56
浏览量:97
在大部分股民的认知里,一家公司想在A股IPO,盈利是最基本的一项标准。
然而如今就有一家公司,虽然已经连续三年半亏损,却即将登陆科创板:这家名为泽璟制药的医药公司昨日发布了招股意向书,进入上市前最为关键的发行定价环节。
关键问题在于,这家准上市公司究竟有啥“背景”?上市后又将给A股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典型的“三无”企业
所谓的“三无”,即无产品、无营收、无利润,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家空壳公司。
我们先来看看“无产品”,泽璟制药是一家创新药研发企业,只不过还没有已上市的新药。
据了解,目前公司正在开展11个主要创新药物的29项在研目,其中4个在研药品处于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既然所有产品均处于研发阶段,那“无营收”就理所当然了:最近三年半泽璟制药的营收分别仅为20万元、0万元、131万元和0万元。
但是对于创新药研发企业来说,烧钱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临床试验阶段,占据了一款创新药的研发80%的费用。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最近三年半以来,泽璟制药的净利润亏损分别达到1.28亿元、1.46亿元、4.4亿元和3.41亿元,可以说是相当惨淡了。
而随着多项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可以想象泽璟制药的业绩压力还将不断加大。
IPO的底气在哪?
那么泽璟制药到底凭啥通过IPO严格的审核?科创板的第5套上市标准无疑给了其底气。
标准是这么说的: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
总结成三个关键词,便是“有市值、有进度、有市场”。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市值”。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泽璟制药最近一轮融资的估值为 47.5 亿元,这其中可谓是大牌云集。民生人寿、北极光创投、深创投等数十家知名PE/VC扎堆,同时还有上市公司的身影,如东吴证券、中色股份、、联想控股、新希望等。
再来看进度,据了解,公司预计将于今年完成多纳非尼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III期临床试验并提交上市申请,换句话说距离上市销售已经不远了。
最后是市场空间,这个多纳非尼在国际上有两款同类型产品: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这两者在2018年的全球销售收入分别高达7.12亿美元和4.7亿美元。
而多纳非尼一旦完成临床试验,其将成为国内第一个治疗晚期肝癌的国产一线靶向新药,市场潜力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对照标准来看,泽璟制药过会一点问题都没有。
盈利不再成IPO硬性指标
既然泽璟制药开了先河,那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公司可以避开盈利指标,登陆资本市场。
据统计,截至2020年1月6日,科创板受理企业达205家,其中有约30家企业选择了非盈利上市标准,除了泽璟制药,还有百奥泰、天智航、前沿生物、神州细胞、君实生物等6家存在亏损或尚未产生销售收入。
那么科创板的新规究竟会给未来的A股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们要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好的方面看,非盈利上市并不意味着亏损公司一定可以在A股上市,而是有投资价值但暂时亏损的公司可以上市。
这将增强A股市场对创新型企业的包容性,补齐资本市场对接科技创新的短板。同时这也是注册制改革推进市场化的基点。
但从另一方面,投资者也需明确,亏损公司依然具有较大风险,未来是否能够盈利、何时能够盈利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甚至研发最终失败也很正常。
也就是说,运气好你拆到的就是大礼包,要是运气不好那拆到的就是炸药包了,一切都将依赖上市企业是否有做好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