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当前位置:影投之家  -  本地文章  -  投资知识

降准和降息的区别在哪里 怎么理解

2024/1/28 10:45:37

浏览量:127

什么是降准?

1.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类似于“押金”。

2.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

3.举个例子:如果在降准前,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是10%,那么银行收入100元的存款,就得上交10元给央行,最后银行可以放贷的金额就是剩下的90元;如果下调5个百分点,准备金率变成5%了,那么银行可以放贷的金额就是95元了。


什么是降息?

央行降息指的是降低存款基准利率或者贷款基准利率。当利息下降时,投资者存款收益就变少了,于是会更愿意将钱取出来用于投资,例如购买股票、房子。相应的,企业和个人的贷款成本也会降低,从而使更多的人愿意贷款去做投资。两者得区别!

降准和降息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放钱出来,增加了市场资金量,而后者并没有增加市场资金,只是改变人们的资金投向,鼓励人们更多的去消费和投资。相比降准这种量的工具,央行对降息这种价格工具会谨慎得多,因为降息比降准影响更大,市场对利率也更加敏感。市场货币量的变化,影响主要是对金融机构;而价格的调节,则是直接影响整个市场,会立刻引发市场的态度和行为变化。


什么是贴现和再贴现?

贴现就是把未来的钱变现成现在的钱,过程中扣除掉这段时间的利息。

举例:比如张三跟李四买了货物,约定一年后支付1万元。但如果李四提前需要这笔钱,张三可以选择现在就给他,但不是整整1万元,而是比这个数额少一点,因为现在的钱比未来的钱值钱(这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假设现在给他9700元,那么这9700元就是一年后1万元的贴现值,贴现率是3%。

在金融领域,票据贴现通常可以分为三种: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

1.贴现:就是持票人为了早日拿到钱,愿意支付一定利息,把票据卖给银行的行为。

2.转贴现:当商业银行资金短缺时,它们可以把已经贴现但还没到期的票据卖给其他银行或贴现机构,以此获得资金。

3.再贴现::是指中央银行买进商业银行手中已贴现但未到期的票据,从而为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

所以再贴现和贴现还是有差别的,再贴现意味着中央银行把钱给了商业银行,也就是国库里面的钱进入了市场中流通。那么对于同样面值的汇票,再贴现率越高,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钱就越少;再贴现率越低,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钱就会越多。所以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的时候就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也就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当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就会增加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也就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政策的影响!

首先,中小微企业将受益,未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再者,对于银行是利好,可以缓解年中金融机构流动性紧缺问题,避免发生钱荒。

最后,对于股市利好。因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紧张了,外围资金多少也会有一部分进入股市的,这样可以使股市的下跌进程逐步趋缓,或会迎来短期超跌反弹行情。

暂无
  • Q Q: 892340404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影投之家”版权所有  |  ICP证:ICP备10024182号  |  技术支持:框分类信息系统(v2023.2)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