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当前位置:影投之家  -  本地文章  -  投资知识

重疾保险等待期是多少天 哪些保险是有等待期的

2024/10/2 9:18:48

浏览量:106


去年有个保险拒赔案件上了热搜,至今都让奶爸记忆犹新:


南京的宓女士买了2份重疾险,后来不幸在等待期内查出了肺部毛玻璃结节,等待期过后确诊为肺癌。申请理赔时,却被保险公司以等待期内发病为理由拒赔了。


不过最终法院判决了保险公司赔付,原因有两个:


一是保险公司关于等待期免责条款没有明确提示,二来肺部毛玻璃结节未必是肺癌前兆,不属于等待期发病。


虽然最后圆满解决了,但问题来了:


是不是等待期内出现异常就不能赔?


那我的保险不就白买了吗?


别急,接下来,奶爸就跟大家聊聊等待期那些事。

01

什么是等待期


等待期,又称观察期或者免责期。


官方的解释是这样的:


保险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时期内,即使发生保险事故,受益人也不能获得保险赔偿。


一般情况下,等待期是从合同生效的那天起开始计算的。


而像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除了首次投保有等待期,续保时一般没有等待期。


每个险种的等待期都会有所差异,主要看看四大险种:


重疾险等待期,一般是90至180天;


百万医疗险的等待期,一般是30至60天;


定期寿险的等待期,一般是90至180天;


意外险没有等待期,大多数在投保的次日生效,但也有一些是几天后才生效。


另外,如果是买保险后发生意外导致伤害,都是没有等待期的。


那为什么保险公司要设置等待期呢?


原因很简单,为了防止骗保和不符合健康告知的带病投保。


说实话,很多人是等到身体出现异常的时候,才考虑去买保险,想着出险就能获得一笔赔偿金,如果不设等待期,那么大家都会在身体出问题时去买保险。


要是不能筛选出身体健康或只有小毛病的人群,并对风险进行精准定价的话,保险公司会赔得很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设置等待期对消费者也是有利的。


俗话说,羊毛出自羊身上,不设等待期的话,保险公司赔得多,成本就上去了,那么消费者交的保费自然也高。

02

等待期内出现异常,保险还赔吗

等待期内出现异常,问题可大可小,可能只是小毛病,也或许是确诊了某种大病。


那保险究竟还赔吗?


对于这种情况,不同的险种、不同的保险公司有不一样的规定。


我们来看四大保障型险种分别是什么情况:


1.重疾险


重疾险比较复杂,如果对等待期内生病,重疾险的影响最大。


一般有下面两种情况:


  • 等待期内确诊重疾


如果在等待期内确诊了合同约定的重疾,不管在投保前知不知道,都无法获赔。


  • 等待期内出现相关症状。


比如像结节、息肉等,还没到确诊重疾程度,在等待期过后才确诊重疾,这种情况比较复杂。


如果症状跟之后确诊的疾病有关联的话,理赔会麻烦一些;


要是没有关联,那么理赔的概率就比较高。


重疾险的等待期赔付条款,大致有3种类型:

(重疾险常见的3种等待期条款对比)


从上表可以看到:


二类和三类都注重“首次确诊的时间”,只要等待期内没确诊,即便出现了相关症状,还是有很大的赔付概率,条款要求相对宽松;


而一类就很严格,看重首次发病的时间,如果在等待期内有了重疾的相关症状,就无法获赔。


以上是针对重症的情况,如果等待期内确诊了中症或轻症,一般有3种处理方法:

(等待期内轻中症出险的3种处理方式)


综合来看,第三种处理方式对消费者来说是最好的,只有等待期内发现的疾病不赔,之后确诊合同约定的其他疾病都赔。


2.医疗险


医疗险在健康告知方面一向都很严格。


部分产品规定,在医疗险的等待期内,身体出现异常或确诊了疾病,这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不能报销。


但是合同仍然有效,等待期后因其他疾病发生的医疗费用,达到免赔额标准后,仍然可以报销,比如平安e生保(保证续保版2020)。

(平安e生保保证续保版2020等待期条款)


但也要看清楚条款对其他疾病有无限制,像这款产品,等待期内确诊癌症的话,保险公司不赔,且终止合同。


3.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的责任很简单,只以身故作为赔付条件。


不过,如果在寿险的等待期内,因疾病而身故的话,那么寿险是不赔的,通常会退还已交保费,同时终止合同;


但如果是意外导致身故,则可以获得理赔;


除此之外,在等待期内查出什么异常或确诊了什么重疾,对寿险本身的理赔没有任何影响。


4.意外险


由于意外伤害具有不可预知性,意外险没有等待期,一般投保后的次日零时或者几天后生效,只要是在合同生效后出险,符合条款要求,就能获赔。

03

等待期要注意避免的2大误区


除了意外险外,其他险种的等待期都比较长,像医疗险的最短也要30天。


所以很多人对等待期比较紧张,因此容易陷入2个误区。


  • 等待期内不能去医院


如果只做普通的身体检查,一般建议过了等待期再去,如果检查出什么异常,那么就会影响理赔了。


但如果身体严重不适,千万不要为了熬过等待期而不去医院,万一病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岂不是得不偿失了吗?


  • 等待期内健康异常,要补充健康告知


补充健康告知,是保险公司为投保时未如实告知的客户提供的一种补救措施。


如果在投保时已经履行了“如实告知”的原则,即使等待期内发生告知中的一些疾病,也无需向保险公司补充。


等待期内出现异常,问题可大可小,那么我们如何避免等待期内出险呢?


奶爸整理了3个小妙招:

(避免等待期内出险的3个小妙招)


04

奶爸总结


总的来说,在等待期内身体出现异常,并不是就一定不能赔,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其实等待期的设定,无论对保险公司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


既能防止恶意骗保、泛滥的带病投保,控制理赔成本时,保费会更低一些。


另外,买保险一定要趁早,不要等到身体出现小毛病时,才想起要买保险。


早点把保险配齐,才能有所保障,防患于未然。

暂无
  • Q Q: 892340404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影投之家”版权所有  |  ICP证:ICP备10024182号  |  技术支持:框分类信息系统(v2023.2)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