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当前位置:影投之家  -  本地文章  -  投资知识

烛之武是什么时候的人?

2024/10/7 11:22:43

浏览量:24


史书中说“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说的是烛之武。烛之武是郑国文公时期人,这个时代郑国处于衰退期,郑文公又遭遇了齐桓公、晋文公、楚成王、宋襄公、秦穆公等众多诸侯,如果说春秋时代什么时候是列国相对均衡的时代,即是在郑文公在位期间。大多数诸侯都相当铁腕,都想在中原地区成为霸主。郑国的地理位置极其尴尬,当晋楚两国对峙中原,郑国经常成为攻击对象,甚至一年中有遭受晋楚两国先后攻打的情况发生。烛之武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终究不能过于安定。

郑国这个国家虽然是由东迁的姬氏子弟所建立,只是在这里生活的族群大多还是当年殷商的后裔。周成王在洛邑建都之时,就把部分殷商旧族们安置在郑卫之地,而殷商人历来是重视商贸活动的,因此郑国的商贸活动相对也较为发达,这就促成了郑国人那种见利忘义、目光短浅和见风使舵的性格,面对两大强国的侵扰,郑国人推行的国策就是两面三刀,就是在晋国人面前是一副脸,在楚国人面前又是另外一副脸。郑文公在朝中重用众多臣子,其中有“三贤”叔詹、堵叔、师叔,还有子产和烛之武。


郑文公明白郑国的地位,已是远远不如郑庄公时代,而且庄公而后的诸子争位,导致整个郑国的发展都呈现支离破碎格局,《左传》:“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同盟于幽”,郑文公依附于齐桓公,结果齐桓公是“诸侯有讨于郑,未捷。今苟有衅。从之,不亦可乎”,就是等到郑国面临储君之争,齐桓公想的并非是帮助郑文公平定乱局,反而是想乘机在郑国的内乱中分羹。晋文公与楚成王在城濮会战时,郑文公错误的选择与楚国结盟,加之当年晋文公作为公子在郑国流亡,郑文公不礼于晋文公,晋文公便是新仇旧恨一起算,频繁对郑国展开军事行动。

当晋国在城濮之战中取得重大胜利而后,史书有:“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文公就联合秦国展开对郑国的作战。这场战争的重点即是在氾南,函陵在北,氾南在南,晋国邀请秦国对郑国作战并非是出于好心,而是有所图谋。城濮之战后,晋国虽成为霸主,但楚国的中军主力并没有受到消耗,就是说楚国的最强军力依然存在,这对晋文公而言即是威胁,那么要对郑国展开行动,如果向南之地有盟友驻军,当然会更加有利于战局。秦国对晋国的作用,即为如此。

烛之武为说客,在面见秦穆公时,有几句话极为重要,也从中可见当时的国际形势之复杂。秦国的秦穆公是个厉害的国君,只是这位国君有个缺点,就是过于妇人之仁。按照秦国那几十年里的国力,虽不能依靠一国之力成为东方霸主,但要与东方诸侯们作战也可能不是那么容易落于下风,尤其是秦穆公曾经对晋国两代国君都有扶立之功,可见秦国之军力。要说秦穆公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秦穆公扶立过晋惠公、晋文公,还曾把女儿嫁给晋怀公,秦国与晋国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见一斑。只是即便如此,秦穆公与晋惠公、晋怀公之间并不是和睦共处,反而往往有对抗之战。这就跟秦穆公的性格有关。


秦穆公扶立晋惠公,又活捉过晋惠公,但是活捉了晋惠公后又放掉了晋惠公,甚至把晋国割让秦国的河东土地还给了晋国,晋国在对秦穆公的外交战争中显然是完胜的。因此对秦穆公而言,是有心结的,就是认为晋国人背信弃义,烛之武抓住的正是这个点,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对秦晋关系是做过功课的,毋庸置疑秦穆公对晋国是过分仁慈的。

其次,烛之武更是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这即是诛心之说了,秦穆公允许晋国成为霸主,允许晋国东进,可是晋国要是西进的话,那就是侵犯了秦国的利益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于是秦穆公才会与郑国结盟,使杞子、逄孙、杨孙戍之,自己就带着大军返回秦国了。郑国由此残存,而烛之武才是那个最成功的人。


暂无
  • Q Q: 892340404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影投之家”版权所有  |  ICP证:ICP备10024182号  |  技术支持:框分类信息系统(v2023.2)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